舜泰火鍋訂餐:15953122669
舜泰廚房訂餐:0531-84218000
投訴電話:0531-84241696
地址:濟陽縣濟北龍海私營企業(yè)園龍海路路東(富強街與龍海路交叉口東南角)
不加防腐劑這些方法也可以讓食物不壞
如何防止食物的腐壞?
需要強調(diào)一下,“食物沒有腐壞”跟“食物沒有變質(zhì)”是不同的概念?!案瘔摹蓖ǔJ侵搁L了細菌或者霉菌,而“變質(zhì)”還包括其他的導(dǎo)致食物品質(zhì)下降的情況,比如油脂氧化、失去固有風味、口感變差等等。因為腐壞跟食用安全密切相關(guān),所以更受關(guān)注,這里也只討論這一變化。
腐壞的發(fā)生是因為微生物(細菌或者霉菌)的生長。這需要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、水分和適當溫度與酸度。
一般而言,多數(shù)食物中不會缺乏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只有極少的情況比如白酒、鹽,無法支持微生物的生長。而水分是細菌和霉菌生長的先決條件,這個條件不是直觀的“水含量”,而是“水活度”,它不僅跟食物的含水量有關(guān),還跟水與食物的結(jié)合狀態(tài)有關(guān)。簡單說來,就是當食物的水含量小到一定地步,細菌和霉菌就無法生長了。比如糖、蜂蜜、脫水蔬菜、方便面等等,都是因為水含量很低所以難以腐壞。
溫度與酸度是微生物生長的環(huán)境條件。一般而言,酸度越高(pH值越低),微生物越難生長。而溫度則尤其需要一個適宜范圍,過高過低都不行。除此之外,微生物生長還需要有一些“種子”,所以如果可以不讓微生物的“種子”接觸到食物,哪怕有適合細菌和霉菌生長的環(huán)境,食物也不會腐壞。
“現(xiàn)代微生物學之父”路易·巴斯德故居中展出的當年巴斯德否定“自然發(fā)生論”用的鵝頸瓶,里面盛有煮沸后冷卻的肉湯,瓶頸和外界空氣貫通,100多年過去了,肉湯依舊清澈,沒有滋生細菌或霉菌。
那些不用防腐劑的防腐措施
微生物要生長,需要滿足上述的所有條件。而防腐,只需要搞定一條就可以。當然,因為每一條要想“徹底搞定”都不容易,現(xiàn)實中往往是多管齊下,讓微生物們“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”。
干燥。這或許是人類最早懂得的防腐措施。那些容易腐壞的食物,只要在變壞之前曬干或者烘干,也就可以長期保存了。除了糧食,很多傳統(tǒng)食品都是這么保存的。在農(nóng)村,許多人把蘿卜、紅薯、豆角、竹筍、土豆片、香菇等等曬干,就可以長期保存了。即使是肉,在高鹽的幫助下把表面烤干,也可以實現(xiàn)防腐——臘肉、風肉、香腸,都是如此。
加工食品中,方便面是這一技術(shù)的代言者。不管是油炸的還是風干的,面中的水活度都低于細菌生長的最低需求,所以并不需要防腐劑。只要不開封然后受潮,方便面的干燥就足以防腐了。
●鹽漬。一般細菌在高鹽環(huán)境中難以生長。除了前面提到的臘肉,各種醬菜、咸菜的核心也都是高鹽防腐。
●糖漬。這一防腐措施的核心還是高糖環(huán)境中水的活度低,各種蜜餞是這一措施的代表。
●低溫。在冷凍溫度下(低于-18℃),雖然讓食物腐壞的微生物沒有死,但是它們停止了折騰,不能生長了。只要不化凍,它們也就無法鬧事。
●罐裝。罐頭食品通過先密封,然后徹底加熱的方式來防腐。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高溫加熱,其中的細菌被殺光。因為已經(jīng)密封,環(huán)境中的細菌也無法進入。沒有了星星之火,罐頭內(nèi)的食物就不會有細菌長出來。
“超高溫加熱然后無菌包裝”是食品工業(yè)上的另一種常用方案。其原理跟罐頭一樣,也是通過超高溫加熱殺光細菌,然后無菌包裝杜絕細菌進入,從而在不需要防腐劑的情況下實現(xiàn)防腐。可以常溫儲存的牛奶和動車上的盒飯是消費者熟知的代表。
超高溫瞬時處理滅菌(UHT)后用無菌包裝密封是一種常見的常溫儲存液體的方式。此類產(chǎn)品無需防腐劑,在常溫下保質(zhì)期可以有45天至9個月甚至更長,但一旦開封需要冷藏,并在7~10天內(nèi)喝完。